如何设计一款好产品?首先需要了解产品本身,其次是了解用户,而这只是产品经理要考虑的基础。本篇文章,作者将系统分析做一款好的产品该从哪些方面入手,希望能对你有帮助。
需要深入业务体系,如果业务部门没有弄清两个问题,那么我们就要去了解。不能两个盲人走路全靠感觉,给业务团队提供系统就要做到比业务团队更懂业务,这样才能设计出超出预期的产品。
为什么要听你的,你能帮他们解决问题甚至是发现问题。
【资料图】
业务团队只说明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,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,真问题还是假问题?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?
甚至我们自己发现问题,然后才划定边界,确认需求。
优点: 充分发挥解决方案经理的能力,深挖需求;业务团队只关注结果(是否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),他好你也好。 缺点: 容易造成思想的冲突,我们自己认为的,不一定是业务认为的,会带来一些争吵。但是我反而认为这是对的,也是我们跟外包公司不一样的地方。因为我们和业务团队的目标一致,在争吵中发现问题的本质,找到一条最优的解决。业务团队全程参与产品设计,每个功能都逐个确认确认(布局、配色、样式)。
优点: 目标清晰,责任划分清晰。 缺点: 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工厂化的,自己的价值被降低,业务决策成了成败的关键。同时每一次和业务部门的确认,都是一份责任的累加;也很难做出超出用户预期的产品。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模式。
万事只求十全九美,学会在不完美中找平衡,业务满意或是超出预期的同时以长期目标为导向,如果冲突了咋办,如何选择。
应该多一些思考,为什么做,怎么做。
我们都希望的合作伙伴(有权、有钱、专业),但是往往跟我们对接的部门或者人并不能完全满足,事还得干,不同的解决方案经理就有了差别。
只接需求,业务部门提什么就做什么,好一些的会反推业务进度,能设计出更加SaaS化,更友好的体验。但是结果不能由自己把控,短期目标可以完成,也就是业务部门满意。
但是长期目标无法保障,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业务部门身上。他们用得好,能实际解决工作中的问题,那就算成功了。
但是真正能提出真需求的业务部门的人并不多,同时还有背锅被甩锅的风险,长此以往就是恶性循环。
靠几次沟通会,往往解决的都是表面问题。
不是业务团队不想表达清楚他们的真正需求,是真的表达不出来。
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,我们不能头疼医头,脚疼医脚,病人说腰疼,难道我们就直接给做个靠垫吗?还是说要查一下更深层的原因。
万一他有什么难言之隐呢?也许他是肾虚呢?你说给他做个靠垫有啥用。
会深入业务,主动发现并提出需求,需要对业务有更高更深刻的理解。
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核心问题:为什么做?背景是什么样的?是真的吗?有没有特殊情况?
真正想服务好一个部门、提供一套好的产品并不容易的,不止停留在冰山的上层,需要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,而能够挖多深就体现了一个产品的内在能力。
如果我们真正的解决了一次,哪怕只有一次业务部门的真正问题,他们会对我们无比的信任。
如果想快速进阶产品,需要有那么一次甚至多次的沉浸式投入,做到比业务部门更懂业务。
看产品,看问题,更多的视角。
如果我是业务运营、如果我是业务领导视角、如果我是用户,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共情。
视野更开阔,看待问题更加多元化,自己也会更踏实。
产品的KPI设定不能只满足于做了多少个需求、上线了多少个功能;帮助业务部门增加了多少用户、提高了多少销量、减少了多少人工、提高了多少效率同样值得参考,牢牢绑定解决方案经理和业务团队。
闷头做产品很难快速成长。
开拓视野: 每天看看36k、艾瑞咨询这类网站,了解互联网行业的最新动态,同时类似点燃、驿氪这类运营分享的公众号也是要经常浏览,产品运营是一家,你得懂人家。 论坛峰会: 多和高手过招,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,有时间就线下,没时间线上也是要听听的。 产品分析: 其实就是拆解外部产品,拆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,看看别人的架构、别人的设计;灵光乍现的一刻会经常出现,同时和自己设计的产品进行对比分析,不想成长都难。本文由 @文辉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。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
题图来自Unsplash,基于CC0协议。
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上一篇: 沧浪亭记翻译 沧浪亭记全文翻译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X 关闭
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一季度报告:国内累计销售额1540亿元
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971例、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1355例
南方强降雨再起 北方周末暖热回归
南方地区将有明显降水过程 黄海南部海域有大雾
吴谢宇弑母案二审因“不可抗拒原因”中止审理
X 关闭
240余万吨!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圆满完成民生供暖煤供应工作
厨电行业逆势增长 集成洗碗机是集成灶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吗?
梦天家居2021年度净利润1.83亿元 同比增长7.04%
亚振家居发布2021年年度亏损公告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.53%
盾安环境9.71%股份转让悬而未决 一致行动人抛出减持计划